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閆鵬、劉玉龍)上周(4月20日—4月24日)新華500指數(989001)震蕩下行。截至24日收盤,新華500指數報4054.93點,上周下跌1.05%,成交額較上周萎縮,合計成交1.09萬億元。成分行業跌多漲少,商業零售、食品飲料等板塊漲幅居前。
成分股方面,供銷大集、上海家化、中國軟件、輪船招商、九州通等漲幅居前;太陽紙業、國藥股份、歌爾股份、南京證券、國盛金控等跌幅居前。
圖為新華500指數(989001)周K線圖
上周大盤延續調整走勢,截至24日收盤,上周上證指數跌1.06%,報收2808.53點;深證成指跌0.99%,報收10423.46點;創業板指跌0.84%,報收2003.75點。
從成交情況看,滬深兩市成交額略有回升,周內日均成交額為6336.6億元,兩融余額保持在10600億元上方。周四雖成交量有所放大,但股指最終收成陰線,說明市場逢高拋售壓力未減,整體情緒依然偏謹慎。
周一隔夜,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至負區間,加劇市場對風險的擔憂。周內大盤反復震蕩,多空博弈較為激烈,未形成持續性熱點。不過北向資金逆勢流入,連續多日買入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等大藍籌股,一定程度上刺激場內資金跟風,相繼抱團消費類核心資產,讓市場整體轉入防御格局。
消息面上,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對燃料電池、汽車整車板塊直接形成利好,成為市場短線布局的首選。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市場震蕩磨底態勢仍將延續,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壓制市場情緒,相比較而言,政策支撐、內需驅動的板塊安全性較高。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表示,中國自身復工仍在加速,外需及供應鏈會繼續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但疫情對中國沖擊最深的時期或已過去,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秩序的方向較為明確。短期內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消費、新老基建等“純內需”品種,中長線依然看好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的大趨勢,可逢低吸納優質的代表性龍頭。
圖為新華500指數(989001)各行業所占權重
新華500指數由國家金融信息平臺“新華財經”發布,新華指數(北京)有限公司運營維護,指數度量A股主要大中市值股票價格水平。目前,新華500指數市值覆蓋率超過65%,保持較高市場代表性,提高了信息技術、工業、醫藥等行業權重,可有效跟蹤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