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中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發展和世界政經格局都造成重大沖擊。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內外部挑戰,關鍵要進行綜合改革,包括深化市場化改革和經濟全球化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
報告指出,隨著我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二季度消費、投資、工業企業利潤等的降幅均出現不同程度收窄,經濟呈修復企穩態勢。同時,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變局的影響,疫情不僅對中國對外貿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導致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新調整及貿易保護主義疊加,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經摩擦和沖突導致的不確定性急劇上升,進一步加劇了經濟下行壓力。
報告建議,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對疫后世界的變局,在經濟關系上要形成更廣泛的自由貿易統一戰線。憑借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充滿活力的經濟,加快推進中歐、中日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等主要多邊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或升級談判。面對疫情給資本安全、供應鏈安全帶來的巨大沖擊,中國在加強國內循環的同時,國際循環絕不能丟,應進一步推動向世界經濟體系趨同的對外開放,大力減少市場壁壘,以公平競爭、共同利益和共享理念來凝聚自由貿易的同盟軍,確保供應鏈、產業鏈、資金鏈安全。同時,要以開放倒逼國內市場化改革深化和營商環境優化,深化體制性、結構性改革,形成國企、民企、外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此外,應把握新冠疫情全球協同治理的時機,積極爭取各國支持。中國需要尋找不同國家利益交匯點,凝聚不同文明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同時增加社會的包容性和透明度,以此增加相互信任感,構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們不僅要與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聯系,更要銜接西方國家以及其他發達國家,形成更廣泛的統一戰線。
?